中超联赛的现在困局不是因为中性名政策,重点还是联赛投入过大
很多人没有发现一个本质,不是中性名让俱乐部不行了。是因为中性名让一些企业找到理由离开足球了
河南队算股改成功了,但资金现在没有完全到位,但说句实话,就是没有中性名政策,建业还能给这么大的投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就像绿城一样,没有中性名,就会不离开?也不可能,因为资金不够支撑球队的投入了,所以其实之前就是没有理由离开。
然后中性名政策出现后,之前一些看起来因为面子不想要离开的企业都离开了,然后一堆人就开始说中性名政策不应该取消,因为有这个政策后,一些球队换老板了,根本就不对。这可能是这些企业离开足球的遮羞布而已。
要知道一年投入三亿甚至六亿,每一年收入一亿,其实一亿也高了,这样的长期投入,有几个企业能接受?而且重点是这些企业现在的利润确实降低了。
另外一个问题,现在的中超球队真的收入太低了。这个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所以还是需要降薪,还是需要降低成本
现在大部分中超球队都是三亿左右的投入,这个投入不低,如果每一支球队都是在1.5亿的投入,大概没有球队会遇到资金难题了,因为顶级的几支球队,胸前广告大概是5000万左右的收入一年。然后球票收入一年千万以上没有太大的难题,加上联赛分成和一些其余收入,一年收入接近1.5亿是可能的事情,这样至少看起来还能收支平衡。
强队这样的投入,弱队大概5000万不到就行了,弱队就是目标保级,也不是需要一直买好的球员,这样才现实。
最后一个问题,青训是有,但青训流动不起来,甚至说卖青训球员不挣钱,这个问题不解决,中超的问题会一直不解决
这个问题现在一直没有解决,所以该怎么办呢?只能靠出售球员去海外才行了,也只能这样了。什么时候中超你听说年轻人出售能有高转会费,并且是青训球员,那么中国联赛真正的球队压力就减少很多了。
反正不要说现在的问题是中性名的原因,这就是一个背锅的。真正想要投资的不会在意这个,因为球衣和球场你都可以改成你投资人的名字,至少比赛的时候是这样,接下来继续降薪降低投入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