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世界杯手记】重回“起点”,一切都很平静
7月14日晚,记者再次踏上了南下澳大利亚的航班。这虽然已是记者职业生涯第三次采访报道女足世界杯,但实际上却是时隔23年后第二次正经采访女足。也许是巧合,也或许是命中注定,记者第一次正式采访女足还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如今担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孙雯以及女足主帅水庆霞在23年前还是中国女足队中的一员!
(本报记者马德兴领取本届女足世界杯采访证件。)
①23年后重回“起点”
一如23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当时纯粹是因为报社记者人数有限。派往悉尼的同事都忙着奥运“夺金点”,而女足比赛是在堪培拉进行,距离悉尼较远,无人可以兼顾,于是,我便临时授命前往澳大利亚采访女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那时的中国女足在一年前于美国进行的女足世界杯赛上刚刚点球惜败,获得亚军,在悉尼奥运会上也被认为是金牌的有力竞争者。于是,这才有了我这样一次独一无二的经历。
正常情况下,奥运会期间,记者很难接触到运动员,毕竟所有参赛运动员都下榻于奥运村,记者则是在指定的媒体村下榻,或者是自己落实住宿地。但在悉尼奥运会期间,因为女足比赛在堪培拉以及墨尔本两座城市进行,只有奖牌之战才回到悉尼进行,所以,在堪培拉以及墨尔本期间,我有幸能够与参赛队下榻一个酒店。于是也就有了吃、住、行全部都在一起的经历。
事实上,恰恰是因为临时客串,事先也没有想到过要申请采访证件。因此,在整个奥运会期间,记者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申请“Day Pass”,就是每天训练时可以进入训练场边观看球队训练的通行证。这样的证件除了每天必须去申请之外,倒也和奥运采访证没有太多区别,只是所到的区域有限。至于比赛当天,女足代表团则每场比赛都事先给门票,就是无法和正常的记者那样坐记者席、去新闻发布会厅或混合区,只能和代表团中的其他成员一起上看台观战。
不过,这倒不影响正常的工作。恰恰因为与球队住一起,加上“脸皮厚一些”,所以,在那段时间里,除了正常的报道之外,我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玫瑰私语》的小栏目,就是女足队员们在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内容。在征得女足姑娘们的同意之后,将她们的讲话内容整理出来刊发。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价值的报道方式。这虽然是23年前的栏目,但如今回过头来看,还是很有意思,毕竟如今反而没有了这些更为真实的内容。
(23年前记者采访中国女足出战悉尼奥运会时的报道)
(23年前记者采访中国女足出战悉尼奥运会时的报道)
尽管我对中国女足的情况不算太熟悉,但如今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相对还是比较愉快的,不管是采访工作抑或是日常与女足球员们的交流,包括与时任足协领导王俊生以及主教练马元安的相处。只是,中国女足没有像外界所期望的那样杀入到四强,在小组赛结束后便提前遭淘汰。而女足被淘汰后,我也很快就从澳大利亚返回,继续我的男足采访。
(2000年悉尼奥运会训练场地通行证)
②两次世界杯“陪读”
那之后,再一次接触女足则是2007年女足世界杯赛。那时因为女足世界杯赛在中国几座城市同时展开,我则是被安排到了成都赛区,在小组赛结束后,成都赛区并没有淘汰赛,于是,我也算是结束了第一次女足世界杯之旅。
(2007年女足世界杯)
12年后,也就是2019年女足世界杯赛在法国进行,因为当时正好赶上中国男足国奥队在法国参加土伦杯赛,在土伦杯赛结束后,我留在了法国观看了女足世界杯赛。不过,尽管名义上是采访,但更多地还是以“看”为主,毕竟报社还有女足专职记者。但是,现场观看之后的最大感觉就是:中国女足距离世界女足之巅已经越来越远,所谓的“复兴”在短时间之内几无可能。四年后的澳新世界杯女足赛,或许将再一次佐证这样的印象。
(2019年女足世界杯赛时现场留念)
但不管如何,我确实是没有想到:时隔23年后会重新回到“起点”,来到澳大利亚再次采访中国女足征战世界杯赛,而且这一次和第一次所面临的是同样的情景:“人生地不熟”。仅有的两张“熟脸”即孙雯和水庆霞也变得异常“陌生”。毕竟期间这么多年完全没有接触过女足,更不用说如今的女足运动员大多数都是“90后”、“00后”,与当年第一次跑女足时基本都是同龄人已经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更何况环境、氛围也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对于这次女足世界杯的采访,虽然已经久经沙场,但来到女足,我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23年前,中国女足则处于由盛而衰的过渡期,某种程度上,悉尼奥运会就是其中的一个转折点。而23年后,表面上看起来中国女足则是处于由衰而盛的爬坡期,去年亚洲杯赛时隔16年之后夺冠,终于让女足彻底扬眉吐气了一回。但是,这样的好景究竟可以持续多久?当然是越长久越好。如今,外界对中国女足的期望值不低,但现实似乎远超常人之想象。万一中国女足没有能够取得外界所期待的成绩,又该如何处理?当欧美女足的发展借助于男足之势而得以异常迅猛之势,中国女足这么多年来可一直是反衬中国男足的“强有力参照”,假设这次不再能扮演这样的“角色”,又该怎么办?这一连串的问题,着实令人不敢再深入下去。
③阿德莱德缺氛围
就是在这样的思索中,我顺利地从悉尼转机来到了阿德莱德,也就是这次中国女足征战世界杯赛期间的大本营所在地。不过,尽管是世界杯,但从飞抵悉尼的那一刻开始,不得不说,最深的印象就是“没有世界杯的感觉”,与男足世界杯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与半年多之前的男足卡塔尔世界杯赛反差甚为明显。
譬如说,半年多前飞抵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时,机场内随处可见世界杯的各种标示与宣传画。但抵达悉尼转机时,我丝毫未见与女足世界杯有关的标识或宣传、招贴画,直至提取行李走到抵达大厅,才发现在一个角落有一个接待处,坐着两名志愿人员。整个大厅内,再也没有见到任何与世界杯有关的内容。不过,乘坐周转大巴、前往国内出发候机大楼时,大巴车上倒是印着女足世界杯赛的标识。但也就仅此而已,其他地方就再也见不到和女足世界杯有关的内容。
(悉尼机场抵达大厅里设立的一个女足世界杯欢迎台)
转机来到阿德莱德后,情况与悉尼机场基本差不多。整个候机楼里只有走到行李提取处时,才见到两边有本届女足世界杯赛的标识。取完行李来到抵达大厅,同样是在一个角落设立了一个“欢迎台”。来到欢迎台前转身,才发现身后的墙上印有一名中国女足球员以及海地女足的画像。仔细辨认,这位中国女足球员是李影,只可惜李影此次并未入选。
(在阿德莱德机场抵达大厅欢迎台对面墙上所贴的中国女足球员形象)
仔细想想,阿德莱德方面也算是“够意思”了。可能是考虑到中国女足将备战的大本营设立在阿德莱德,而且整个小组赛阶段所承办的4场比赛中,两场有中国女足参加,为表示欢迎,所以专门选择了一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女足球员印上墙。或许是考虑到李影在上届女足世界杯中国1比0战胜南非队的比赛中,代表中国队打入唯一进球。而且身穿10号球衣的基本应该是 “头牌”,“名气最大的”,所以直接选用了李影的照片。但是,目前中国女足更有代表性的应是7号王霜或去年亚洲杯MVP兼队长王珊珊的照片。于是,不知道当阿德莱德方面获悉这样的消息后,是否会觉得有些尴尬,毕竟李影这次连23人大名单都未能入选。
走出阿德莱德机场,记者直奔下榻酒店。一路上,同样是见不到有关世界杯的宣传招贴画或标示,这跟卡塔尔在去年承办男足世界杯赛时,马路两侧竖起众多世界杯围栏或屏挡形成了鲜明对比。只有到了阿德莱德市中心时,记者才算是见到了挂在马路两侧路灯下的世界杯招贴画,多少算是有了一些世界杯氛围。
(在阿德莱德机场抵达大厅设立的一个女足世界杯欢迎台)
(阿德莱德街上对于女足世界杯只有一些简单的宣传。)
当然,也不能就此说澳大利亚方面不重视,因为不只是女足世界杯赛如此。犹记得8年前,当澳大利亚承办2015年亚洲杯赛时。澳大利亚方面也没有大张旗鼓地搞这些形式,而且也是除了机场之外,市区内人群聚集地有一些亚洲杯赛的张贴画或标示,更多的还是一切正常。毕竟人家的理念是“一切以不影响居民的日常正常生活”为最基本原则和要求,于是,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平静。
或许,只有当澳大利亚女足在本届世界杯赛上越走越远之时,国民的那种热情和激情被点燃后,女足才会掀起或达到某种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