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的职业生涯,应该由他们自己做主,足协无权干预
中超暂时取消U23政策,中乙各队31岁以上球员不得超过5人……为准备新赛季三线职业联赛。足协正绞尽脑汁制定针对性政策,旨在找寻正确的路线,帮助足球发展。不过,近期一系列方案细则再次遭到热议。
U23政策确定取消,让大部分人拍手称快。这一实施长达6年的从年龄上设置的门槛,一度成为很多年轻才俊储备不足球队的梦魇。而就6年来取得的成果来看,也几乎是一无是处。在上届世界杯预选赛中,国足平均年龄接近30岁。较年轻的张玉宁和韦世豪,其成长高度也并非得益于U23政策。这一“鸡屁股”被硬生生地嚼了6年才被抛弃,看上去着实有些晚了。
球员的职业发展,应该由球员自己做主。作为年轻球员,他的闯劲、他的目标、他的坚持应该是决定其生涯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他们来说,U23政策无疑是为他们开了一扇“后门”。有追求的球员,在利益面前难以经得住诱惑,纷纷选择通过跳槽去争取更高额的薪酬;能力平平的年轻球员有了“后门”,可以躺在温柔乡里不思进取,这都不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结果。
另外,“中乙各队31岁以上球员不得超过5人”这一方案细则从提出以来就遭到广泛抨击。不仅是国内足球,放眼全世界。很多老将在日薄西山后选择到低级别联赛发挥余热,“老带新”一直是足球圈里非常常见的现象。然而,足协的这一新奇思路俨然成了一座大山,让国内诸多老将几乎遭遇“灭顶之灾”,饭碗不保。试想,如果他们因该政策失去工作的机会,这一充满“年龄歧视”的调整将引起怎样的影响呢?恐怕在法律上,也是行不通的。
好在足协及时叫停,将这一方案置于“待定”一栏,几乎被提前废除,让很多尚可一战的老将保住了饭碗。不仅是年轻球员,已过巅峰期的老将同样是足球的一分子,同样是构成足球生态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因为急于培养年轻球员而剥夺老将应有的权利,与“卸磨杀驴”有什么区别?任何一名职业球员的成长、去留,都应让他们自己做主,足协干预不得,也无权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