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宿邵佳一:没有对抗不叫技术!点破国足顽疾!评价张稀哲成笑谈
作为成功的留洋球员代表,中国足坛名宿邵佳一近日接受了媒体采访,谈及了中国足球当下的困难。
他认为,“从前年到现在,确实经历了一些阵痛。因为中国足球正在发展,如果想改变,阵痛肯定是需要的。”
只要谈到邵佳一接受采访,就不得不提他昔日对留洋德甲的张稀哲的评价。
在2014年12月接受德甲官网采访时,邵佳一比较了当时同在沃尔夫斯堡效力的张稀哲和德布劳内。
他表示,“张稀哲身体条件不如德布劳内,但他速度更快、技术比较好。我觉得他(在德甲球员中)最像香川真司,他具有小快灵的特点,不仅自己能进攻,还能为球队做贡献。张稀哲是一个真正的团队型球员。”
现在,对比张稀哲和德布劳内的成就,邵佳一当年的评价,也一度成为一段“佳话”!
作为中国男足曾经的中场攻防核心,曾经征战德甲、德乙赛场多年,邵佳一退役后,一直没离开中国足球,现在担任U19国足的领队兼助理教练。
对于当下深陷泥潭的中国足球现状,邵佳一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这可以算是我亲历的最艰难的时刻。因为2004年至2005年有一段期间(国足表现)不是很好,但那段时间我在德国没有亲历。现在来讲,从前年到现在,(中国足球)确实经历了一些阵痛。”
他补充道,“因为中国足球正在发展,如果想改变,阵痛肯定是需要的,这会影响很多球员、教练员的努力和付出。但这是环境的问题,我还是坚信中国足球未来会很好,各个俱乐部现在也在股改当中,相信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谈到U20亚洲杯预选赛U19国青与沙特、乌兹别克斯坦、缅甸、马尔代夫同分一组,邵佳一对于出线充满了信心。并介绍了U19国青的特点以及备战情况。
他特别强调了:“必须高强度、高节奏、高对抗,技术是什么?没有对抗不叫技术!”的踢球观点。
据悉,U19国青队在海口集训时,一般都从上午9点半开始训练,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有时顶着中午35度高温训练。
邵佳一解释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队员的意志力,提高他们的血性。虽然训练很累,但就看能不能坚持住,看他们的咬牙精神。至少目前球员们在训练中的表现,是在我们设想中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为何要练得这么狠?
据说,这是U19主帅安东尼被动的一种改变。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西班牙籍教练安东尼2019年刚到中国时。还热衷于西班牙足球的传控思路,但是全方位了解到中国球员的特点、能力后,决定摒弃原有“走技术流派”的战术思路,改为“技术不行,体能来补”的比较现实的打法。
其实,U23国足主帅扬科维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更狠!提出球员的体脂率不能高于10%,不管多大牌,体脂率不达标,甭想登场!毕竟体脂率最能直接体现球员的自律意识、生活习惯和体能、对抗情况。
在谈到球队风格时,邵佳一说,“这就是我们队的风格和标签,必须高强度、高节奏、高对抗。”他也经常和队员强调,“技术是什么?没有对抗不叫技术。参加国际比赛,身体层面必须达到亚洲顶级标准。否则到了洲际赛场就不适应,可能10-20分钟就被人家拖垮。”
这从中国男足参加世界杯亚洲区最顶级的十二强赛,就得到了印证!
老说足球技术的基本功是基础,但是,体能和对抗力才是基础中的基础。
竞技体育,没有体能和对抗的保障,你有再好的技术,如何施展?
一碰就失去平衡了,跑动十几分钟就上气不接下气了。
在“一停、二看,三等待”的中超“养生足球”的熏陶下,国脚们游刃有余,
但是到了更追求对抗、体能和攻防转换的洲际大赛,僵持十分钟后,就很容易被对手摁着打半场攻防演练了,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所以说,邵佳一真是一语道破中国足球发展的弊病!
包括旅欧的武磊和李磊,也在视频连线时聊到了这一点。
他们还特别提到了中国球员无法在高强度对抗下做出正确的动作,容易出现失误,更甚者出现缺氧状态,却是最大的问题。
李磊表示:“我感觉就像咱们中国球员出来,很少会存在技术上的问题,重要的是节奏、对抗。”
所以说,只有在高强度、高对抗,高节奏比赛下锻炼技术,球员们才能在更高强队的氛围中适应,才能用身体抗住对方后,再游刃有余地处理球。
在空场里颠球、控球和停球,中国球员不怕,关键是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如何去合理地运用身体对抗,做好人球结合。而不是失去身体平衡,技术动作变形等被动局面。
问题找到了,那就从青训培养时的足球理念认知,强化体能、对抗力着手,让年轻球员养成这样的踢球习惯;
对于中超联赛而言,必须加快攻防转换节奏,提升对抗力!
球员们只有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踢球,才能在更高的竞赛平台上拥有充足的体能,不怕对抗、保持心态平衡。
只有做到这些,球员们才能在场上思想统一、彼此呼应,并游刃有余地运用好技术动作、做好人球结合。
到那时,中国足球想要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