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又站在了十字路口
明天是个值得关注的时间节点,勒布朗·詹姆斯有资格跟湖人签一份提前续约合同了。如果双方合作意向强烈,那么明天一切尘埃落定,但目前看,这种可能性不大。如果明天詹姆斯不签,也并不是说,他就要离队。更大可能是,明天只是一场马拉松的开始。
湖人下一步要怎么走,我一直的观点是,不要轻举妄动。即便是湖人这样有自由市场优势的球队,透支未来也会影响长远的建队计划,现在花的越多,未来的路就越窄。即使湖人什么都不做,明年夏天也会获得大量薪资空间,不用付出时间之外的成本,他们还是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但对詹姆斯来说,没有比时间更贵的成本,很难接受职业生涯暮年再浪费一季。
现在是一个微妙的局面。
如果詹姆斯在湖人补强前完成续约,那么湖人就可以按未来3年有詹姆斯做规划,他们预支未来的可能性会稍微大一些。但这就等于詹姆斯放弃了选择的主动权,毕竟,即便做补强,得到1~2个优质轮换,湖人重归冠军组仍有难度。詹眉过去两年合计缺席了131场比赛,他们对板凳深度有较大需求,但之前威少这笔交易对深度伤害太大,仅靠自由市场的廉价补充很难恢复元气。詹姆斯续约,湖人梭哈补强,等于大家合伙在赌桌上再玩最后一把。对于已经赚过一波的湖人来说,未必优于见好就收。对于高龄的詹姆斯来说,全压湖人不如伺机而动。这不一定是双赢的局面。
如果詹姆斯不续约,那么湖人只能按未来1年有詹姆斯做计划,立刻做交易就变得没必要,他们在交易截止日前都有选择余地。这样,局面就僵住了。詹姆斯不续约,等湖人运作结果,湖人不交易,等詹姆斯续约结果。两边都不见兔子不撒鹰,开始拼定力。
可以预想,不管詹姆斯续不续约,舆论都会有一波热闹。其实休假期有关詹姆斯的热度就没断过,从4月2日开始,詹姆斯就没有比赛了,4个月来他的新闻却比谁都多。当然了,大部分是踩。虽然休假期向来是赢者通吃的局面,但这两年“倒詹”势头之猛烈,还是让人开了眼界。我记得,大概是19年夏天,有球迷私信我说:“建议你不要再写詹姆斯,就要清算他了。”
好家伙,“清算”这个词出现在体育领域,我还是第一次见识。放别的球星身上,绝不至于。当年科蜜跟科黑也吵得不可开交,等科比退役之后,纪念的声音远远盖过了诋毁,毕竟是大家共享的一段记忆,谁不愿意把记忆修饰得美妙一些呢?这大概就是所谓,“黑出了感情”。
我有些怀疑,同样的和谐会不会发生在詹姆斯身上。
某种意义上,NBA这些门面球星是联盟推出的一套文化产品,他们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强大的竞技水平,还包括一些“形而上”的“标签”,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精神内核”。
举两个例子。
乔丹的标签是胜利+暴君。听起来是一褒一贬,实际都是褒。如果乔丹不能代表胜利,不分敌我压迫众生的特质就是减分项,问题是,他真的能赢。竞技体育这个领域,观众都愿意带入强者,由于装逼和兑现装逼是一套多巴胺内循环,只要装逼不落空,就可以持续爽下去。所以强者越是睥睨天下,胜利的体验就越饱满,达到极致的结果就是乔丹封神。乔丹对胜利的绝对执着与他的职业生涯成就高度契合,可谓“精神内核”高度自洽。
科比则可以用一句“曼巴精神”概括。科比是最像乔丹的球员,体型、打法之外,对胜利的执念,对队友的严格,跟乔丹如出一辙。但科比的绝对实力和成就支撑不了与乔丹相同的精神内核,NBA也不需要一个贴有相同标签的乔丹弱化版。所以科比拥有他独特的内容,不退缩、不逃避、不放弃,知不可为而为之,偏执地追求胜利,可谓乔丹神性在人间的附体。科比的“精神内核”也是高度自洽的,光是13年的那些比赛,就已经足够证明这点。
那么,什么是詹姆斯的“精神内核”呢?
在谈詹姆斯之前,还得再谈两个前提:
第一个,“精神内核”不等于“人设”,它是球员形象的一部分,但它是结果而不是目标。你想成为什么,跟你实际成为什么不是一回事。杜兰特肯定不想跟“才华横溢难掩内心脆弱”、“有钱人为何也不开心”这样的话题联系到一块,但很难让人不往这个方向想。某种意义上,“人设崩了”,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内核”;
第二个,“精神内核”由大众普遍价值观决定,舆论风向可以引导,但不由媒体、评论员、数据专家和球员决定。比如,我认为哈登在最巅峰时期是联盟最强球员之一,能力完全配得上一座总冠军奖杯。但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真的没有总冠军奖杯,所以大众意识更愿意将他描绘为“很强又不够强”的失败者。
OK,现在聊詹姆斯。
詹姆斯身上最突出的两个标签,一是强大,二是合理:
强大体现在他10次打入总决赛,曾多年霸榜高阶数据,在荣誉和数据方面拥有大量记录,也很可能在累积类型的数据上创造历史;
合理体现在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可以充分调动球场资源,也可以合理利用球队资源和场外资源。对职业生涯有非常清晰的规划,进而帮助自己走在更逼近成功的道路上。
我把以上两段话说完,估计詹蜜和詹黑内心都躁动了。詹蜜会说,你搁那阴阳怪气你妹呢。詹黑会说,“精致利己主义者”就完事了,整那么费劲,还不直观。
先别急,等我说完。
只要你把詹姆斯的标签和生涯履历列出来,不同阵营就会做出分歧极大的解读。詹姆斯的争议,跟他的“精神内核”难以自洽是分不开的,因为强大,合理,这两个标签都有很大的争议空间。
“强大”的标准是什么?
战绩还是数据?专业评论员有一套评价体系,但无法说服所有人。没有“不证自明”的直观标准,就必然在大众中产生分歧,也就必然会在口水仗中吵个不停。这是詹姆斯和乔丹的不同——詹姆斯的标签是“强大”,而乔丹的标签是“胜利”,一个需要程度表现,一个只需拿结果说话。只要你敢说詹姆斯“强大”,对面就会提总决赛胜率,提东部红利,于是辩论就进行不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争论FMVP含金量是没意义的,它再不值钱,还是拿到手才安心。拿到之前,辩论几天几夜,对面都可以回一句,“哦,知道了,XX没有FMVP”。拿到之后,笑而不语就完事了。
“合理”的标准又是什么?
这比强大更不直观。光是绝杀球自己投还是找空位队友,就是永远没结果的话题。在正确做出决定这个领域,詹姆斯也并非没有瑕疵,对球员他也会看走眼,把控生涯路线的时候,更加想不到蝴蝶效应对未来的影响。以詹姆斯的巅峰之久,生涯拿到4座总冠军奖杯真的多吗?反而会让人好奇,另一个平行宇宙里,那个一直留在骑士的他最终会拿到几座。这些詹姆斯“合理”标签下的困惑,你很难说完全没有道理。
证明强大跟合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赢”这个结果。从这个角度讲,詹姆斯跟乔丹“精神内核”的立足点是一样的,也就不可避免发生比较。如果詹姆斯现在手握7冠,他的成就与“精神内核”就能完美自洽,展示的是一个天赋少年对上苍恩赐的珍视,强大的生涯履历才会被解读出理性光辉。但事实上,我们都清楚,4冠还是7冠,说到底都是那一个人,个人不可控那部分对结果的影响难以估量,以冠军数量定义球员,肯定不是最科学的评判标准。但在支撑“精神内核”方面,意义却是天差地别。
归根到底,还是詹姆斯的“精神内核”中,追求现实成就的部分占了绝对比重,这跟乔丹的“胜利+暴君”一样,高度依赖结果导向,而乔丹确实有6冠和90年代无争议的统治力。
所以,这些又能说明什么呢?
在我看来,换队本身没有问题,越是年长越能理解这点。去三支球队都能夺冠,跟一人一城相比,在冠军质量上也没有绝对的差别。大荣誉上,特别是个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大荣誉,数量有决定性意义,简单、直观的证据最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几个字能讲清楚的事,比几千字能讲清楚的事,更能说服大部分人。所以,追求结果本身,当然很有用,到手的荣誉比论证出的荣誉更硬。
但是,荣誉显然不那么容易到手,一以贯之的标签却不会轻易丢失。提到科比,他排历史前5,还是排第8,第9,第10,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一句“曼巴精神”,已经足够填满画面。《灌篮高手》讲了那么多场比赛,最后你都不知道,到底是谁拿了全国冠军。可见,篮球的内涵,远不止输赢那么简单。
这是詹姆斯的一点遗憾。
总有一天,詹姆斯会结束他漫长的职业生涯,留下一段传奇留给后人评说。他要面对的争议可能远胜历史上任何一个超级球星,除了他的争议点本身。他所处的时代新媒体高度发达,一方面让他有了去除地域局限,塑造独立个人IP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了更容易收集的影像、数据资料,以及多元化的发声途径,让人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描绘他们心中的詹姆斯。至少在我们大多数人所处地域的价值观念里,詹姆斯的“精神内核”自洽需要更多的荣誉支撑。光靠不同赛道展开辩论,得不出一个压服另一方的结论,那么,有詹蜜就必有詹黑,两者是光和影般的存在,詹蜜越多,詹黑必然越多。从这个角度讲,詹姆斯还不能停下追逐成功的脚步。
如果最终不能在大成就上完成无可争议的超越,其实也有更合适的方式,给詹姆斯的“精神内核”做出新的解读,比如:
天赋少年在追逐乔丹的旅程上竭尽了他的力量与智慧,虽未能抵达彼岸,但他曾勇敢前行,无怨无悔。
是否喜欢这句话,就看各位的身份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