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登和杜兰特,不同的得分王,共同的技术局限
哈登和杜兰特作为10年代最著名的几个得分手,基本是放在巨星里也排前列的水准。
其中哈登是巅峰期持球开发产量的能力历史顶级,无球就基本没有,杜兰特则是有无球结合在巨星中属于T0,纯持球开发就要弱一些。
哈登的造罚球能力是摆在明面上的强,杜兰特的圆柱体被一定程度上低估了。
传球带动上哈登也是顶尖水平,杜兰特在这方面追了一辈子勒布朗,也就是个同位置还行的水平。
防守方面哈登除了顶防基本没亮点,杜兰特在勇士时期的防守说小KG不过分。
所以前者是持球大核,后者是单体攻防箭头。
相比之下,我更想说说他们俩一个共同的技术缺陷:应对协防包夹。
杜兰特在雷霆、篮网都集中暴露过这个问题,哈登也在20年季后赛面对湖人时出现过。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事,两人的技术构成、球场位置、投篮热区都天差地别,但作为核心球员的主要局限倒挺一致。
杜兰特不难理解,他作为过度高大的侧翼,在密集的夹击骚扰下护球、保持运球的能力天然不及后卫,而出球视野和手法又不算顶尖,所以应对夹击算是个生涯始终没有正面解决的问题。
杜兰特念叨过自己的雷霆时期:“除了威少都是阿猫阿狗,我总在被包夹”。
能不能应对是一回事,起码他本人对此很抵触。
勇士时期是库里顶级的无球牵制力,直接把包夹的问题从杜兰特面前拿走了。
到了篮网和太阳,由于伤病,杜兰特要位的能力变弱,更加需要运球创造空间,应对协防夹击的问题也就更显眼,在对绿凯或掘金的系列赛里掉球的回合不在少数。
而这个问题也是杜兰特作为球队核心“卡脖子”的一个问题:
他单体攻防箭头的定位从没改过,而这个定位至于球队的最大意义。就是能省出一些进攻端的空间牵制,转化成防守、体型和篮板资源,从而凸显单体攻防箭头在防守局里的进球能力。
乔丹、科比、德克、伦纳德都算这一卦。
但这些人要么运球、护球超强,要么要位能力强悍,要么兼而有之,在密集防守下开发跳投的能力相比后期杜兰特,都是更强的。
而杜兰特比他们更需要清出单挑空间——这就需要球队加码空间资源,但杜兰特这些资源的利用显然不如勒布朗东契奇们。
从这个角度来说,杜兰特和如今的恩比德在建队上有类似的问题——虽然这两个人放一起很玄幻——“让杜/恩出手一次舒服的跳投”,成了球队战术执行的目的,而不是战术失效的兜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杜兰特(和恩比德们)就不能作为核心夺冠,但球队的资源配置就要复杂得多。
而哈登有更好的防守下运球、护球能力么?显然是有的。
那为什么哈登也处理不了协防包夹呢?
这里指的不是如今已经退居二线的辅助哈登——没什么人会去包夹的——而是曾经的火箭登。
20年湖人对火箭的比赛里,延时夹击策略一度让火箭的进攻开发极其困难——在一个有哈登和威少的球队,这事本来挺难想象的。
而对于哈登来说,问题主要出在,他三分线持球单挑的前摇实在太长。
协防人如果掐准他准备起手的时间上包夹,会直接破坏哈登撤步三分的进度。而哈登的体重、宽度不支持他强行冲过夹击——反复冲也不现实——并且哈登单挑的起手位置很高,他又没有中距离急停跳投技术,在浓眉对位威少护框的情况下,直接攻框也不现实。
只有出球。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推进前场和单挑前摇已经吃掉了大量的回合时间,火箭的角色球员又普遍偏终结点。接球后只能投拿一下,二次处理的能力普通,且哈登出球后的无球约等于没有,进攻到这一步就差不多“打死了”。
而18/19时期火箭对勇士为什么问题没这么明显?
一者,当时的接球副攻手是保罗,能站中距离做中转接应,无论是自己单打还是利用勇士的轮换做二传,都比20威少要有价值的多——毕竟威少也是个无球时候动作约等于没有的主。
二者,勇士本身也以换防体系为主,包夹协防的主要决策者是追梦,他的侧重还是在禁区附近的协防。
因此,哈登的破包夹问题没有杜兰特那么严重,但一样要求配置:
能站接应位直接产生进攻威胁——三分线的轮换脚程太短,最好是站弱侧罚球线附近——还要能利用阵型做二次处理,同时要有空间价值和领防价值。
保罗几乎就是那个完美选项——虽然他也有中距离搓技能前摇长的问题。
我们花了很大的篇幅论述他们的技术局限,并不是为了强调他们不行,正相反,就是因为他们有顶级的技术,才能倒逼联盟开发这些稀奇古怪的防守方式去针对他们。
当然了,拆开来说,“应对协防夹击”的问题,其实还是来自他们技术环节的短板——杜兰特是出球、哈登是无球。
对了,在解决夹击这个事情上:一个需要队友吸引防守侧重,一个需要队友在中距离接球处理.....
其实俩人就挺般配的,而他们确实有过两次同队的机会,只可惜......